翌日晨光正好,月瑶、李莲花、包拯、公孙策、楚楚与飞燕、展昭七人穿梭在来燕镇的大街上。
街道两侧商贩云集,捏糖人、绣香囊的手工艺品摊位前围满了人,热气腾腾的小吃摊飘出阵阵香气,不远处的戏台前更是锣鼓喧天,舞狮艺人腾挪跳跃,引得路人阵阵喝彩,一派热闹景象。
飞燕性子最是活泼,一把拉住月瑶与楚楚的手,眼睛亮晶晶地望向街角的杂耍表演:“好热闹!咱们快去那边瞧瞧!”
两人笑着点头,快步跟上她的脚步。
“诸位可知,这镇子为何唤作‘来燕’?”一旁的公孙策见此情景,不由笑着抛出问题。
李莲花闻言,眼底闪过一丝笑意,随口答道:“这来燕镇,正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‘乌衣巷口夕阳斜’的旧址。
据说他的故居大堂匾额上题有‘来燕’二字,镇子便由此得名。”
月瑶当即朝他比了个大拇指,语气赞叹:“哎呀,莲花花记性真好,这般博学!”
李莲花闻言得意地挑了挑眉,惹得众人忍俊不禁——往日里他总给人温和靠谱的印象,今日在热闹氛围感染下,倒显露出几分跳脱鲜活的少年气。
月瑶心中明了,这是几人熟悉了他才露出这般模样的,毕竟男人至死是少年嘛。
就在此时,一道略带急促的声音传来:“哎呀,在下来迟了,还望诸位恕罪!”
众人转头望去,只见一位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,面带歉意。
“阁下是?”李莲花拱手问道。
“在下李福田,是本镇镇长。”男子连忙回礼,目光扫过众人,笑着道,“听闻任班主一行长途跋涉而来,特意前来迎接……”
“镇长客气了,”李莲花笑着侧身,指向刚走近的一人,“那位才是任班主。”
任宗元闻言,快步上前,拱手行礼:“在下任宗元,拜见李镇长。”
“哎呀,幸会幸会!”李福田连忙上前回礼,热情地招呼道,“欢迎各位到来燕镇!一路劳顿,快随我去客栈先安顿下来,来来,请——”
“请。”戏班一群人纷纷应和,随李福田一同前往客栈。
等月瑶几人也来到悦来客栈,却被告知已没房间了!
飞燕猛地停下脚步,语气带着几分不满:“岂有此理!他们有房间,我们反倒没有?他们是来表演的,我们可是贵客啊!”
李福田面露难色,连忙解释:“小姐息怒,这几日恰逢来燕镇宝佛诞,几十里外的信男信女都赶来了,镇上所有客栈早就住满了,实在对不住,还望多多包涵……”
“镇长不必介怀,些许小事而已。”公孙策见状,连忙上前打圆场。
“什么没事,这分明就是有事!”飞燕却不依不饶,语气愈发激动,“你竟让我们去住祠堂,这也太开玩笑了!
你可知本小姐已经几天没睡过安稳床、没好好梳洗了?这算哪门子待客之道!”
“实在对不住,”李福田满脸歉意,无奈道,“就连我家中都住满了前来赶节的亲朋,实在腾不出地方,还请诸位包涵……”